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研究 > 课题研究

林幸谊班级课题研究

来源:佛山市惠景小学发布日期:2013-04-15 00:00

佛山市禅城区“三名”工程专项课题

创设小学和谐班集体的有效途径研究

开 题 报 告

——佛山市惠景小学 林幸谊

2010-11-5


一、   课题名称:

《创设小学和谐班集体的有效途径研究》2010年5月撰写课题申报,2010年8

月被禅城区教科所批准立项。项目编号“MJS017”。

二、   课题背景:

从班集体的发展规律来看:一般来说基本是从维持班级生活秩序,人人做到规规矩矩开始;进一步到形成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师生间相互督促;继而达到使班集体产生凝聚力,人人乐于奉献的境界的。不少班主任可能会在凝聚力比较强的班集体里再作进一步的班级建设,即培养孩子自主活动的能力使他们做事能干;而真正促使我们课题组产生美好愿景的班级建设目标,则在于班级发展的第五层境界,即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使师生共同成长,使集体中的每一成员能达到一种人的本质上的内部和谐,同时使集体中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共生,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精神层面的提升。

具体到一个班集体的发展内部,我们在过去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体会到,仅仅关注孩子的班级生活秩序,使他们安心学习并取得优秀成绩是不够的。世界如此宽广,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日渐严苛:落实到孩子的成长途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在参与班级管理、班级活动及班级文化等事务上其实也有着迫切的需要,因为这一切正是培养他们综合素质的肥沃土壤。

因此,研究一系列创设小学和谐班集体的有效途径,让孩子们的成长从单调变得丰富,让他们的成长少走弯路,从小就在参与班级管理、班级活动、营造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客观看待世界、积极与人沟通、理智处理情绪、有效化解矛盾、豁达面对成败、热情拥抱生活,即提升精神生活质量,为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个性基础——该项工作正因而变得迫切而有意义。

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国内班级建设领域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李伟胜教授曾经说过:“班级管理,应该是不亚于学科教学的,甚至比之更具综合性的专业性的教育活动。 ”同时在提及班级管理基本策略中也曾经明确指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成事育人”作为核心取向,以“培育自觉”为教育基础,以“交往共生”为教育方式。这些策略对和谐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探索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本课题的研究变得有理可循又有章可鉴。

四、   概念的界定

1、      班集体——班集体是以集体主义思想为导向,经过以班主任为主的各种教

育力量的教育培养而形成的具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具有较强的核心与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使班级全体成员德、智、体等方面素质不断提高的班级群体。

2、      和谐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