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我快乐所以孩子快乐(陈桂芬)
【摘要】“把工作看成乐趣,人生即天堂;把工作看成负担,人生即地狱。” 不要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应该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这样你才能为工作投入,甚至会为它痴迷,这时所有的困难都会变得轻松起来,因为工作已经成为一种快乐和享受。我爱孩子们,我享受当班主任,做孩子王,所以,我快乐,我的情绪会影响着孩子,所以,孩子也快乐,大家快乐,乐教乐学,所以班级和谐共生。
【关键词】:健康快乐、乐教乐学、和谐共生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诗人汪国真的诗道出一个朴素的真理:成功之路就在脚下。是啊,路是人走出来的。班主任工作之路是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摸索爬滚在的班主任之路上十多年,我终于顿悟:成功不是必然的,快乐之路就在脚下,我快乐,所以孩子快乐!快乐的班主任将会带出健康快乐、和谐共生的班集体。
一、与时俱进,调整自己的角色。
教育理论认为: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就新时期学生特点而言,班主任应该甘做最佳的倾听者和乐做宽容的导航者。
1、甘做最佳的倾听者
我们常常会为了一个学生的问题,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心理辅导,使孩子们躁动的心灵恢复宁静并得到人生的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提高个别辅导的实效呢?我认为首先要重视倾听。倾听也许是所有沟通技巧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一位心理教育人员应该多听少讲,也许这就是上天为何赐予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巴的缘故吧?不要轻视倾听的能力,最成功的教育人员通常也是最佳的倾听者。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
? 倾听心声,学会接纳 。
? 倾听烦恼,学会理解 。
? 倾听告状,学会分析。
只是倾听,不加判断,利用细节协助疏导情绪。小昊:(跑着走到办公室,气呼呼地喘着大气)我问:“怎么啦?看来你今天不大如意!”小昊气愤地说:“真气人!我只是偶然忘记带功课,英语老师就小题大做的在全班面前说我撒谎,又说我一定是没做好功课……啊!还要通知家长呢!” 我表示同情:“你今天真不顺利呢!”小昊:“是呀!真倒霉!老师真不合理!”我拉着学生坐下来 :“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这样说,你一定尴尬极了!”小昊:“对呀!一点不错,她没弄清楚真相就冤枉我,真不该!”我摸摸他的头:“我猜想你一定深深不满,心里在埋怨她!”小昊:“对呀!你怎么猜到?”我笑笑说:“这是人之常情嘛!觉得被冤枉及受伤害时,我们就会这样想。”我轻描淡写地说完,递给他一杯水。小昊松一口气似的说:“唔……我喝完这杯水就回去做功课。”事情圆满结束。我并没有表示同意与否,只利用一些细节来协助孩子疏导情绪,这样不加判断式的情绪回应,非常奏效。
2、乐做宽容的导航者
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面对着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来说。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品尝过。随着现代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成了一种时尚和美德,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的理念。宽容学生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学生,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督促其改正。
宽容 、理智,磨钝了她的傲慢之“角”。
小朱同学在电话里三番四次地直呼我的全名,我虽然不高兴,但不便打断她的话。一段时间后,我跟她进行了一次谈话。我说:“在学校,我习惯叫你小朱,在家,父母怎么叫你的?”她说:“妈妈叫我欣欣,爸爸叫我宝贝。姑姑看见我任性了,就叫我刁蛮公主。奶奶见我长得圆实,叫我猪女。”我感慨地说:“每个称呼都代表一种爱。如果奶奶叫你刁蛮公主,那可能要责怪你了。”她马上说:“可不是吗?那次打破了花瓶,就是这样生气地说。”(那次姑姑来接她,说了不少关于她的趣事,这次用得着了)我说:“你最喜欢陈老师叫你什么?”她说:“你习惯叫我‘小朱’或‘朱朱’,如果我犯错了,你急起来就会叫我的全名,我挺怕你严肃地叫我完整的名字。”我说:“谢谢你给我的提示。”我转个话题说:“这与上次问作业的电话一样,你一再称呼我作‘陈桂芬’,即使是家长,也会称我为‘陈老师’吧。”她这才有点不好意思了。我还是很善意地说:“我猜想,你是不是担心我和数学老师都姓陈,怕混淆了?”她赶紧点头。我皱着眉说:“你能告诉我,能用什么办法避免这种现象呢?”她稍一思考说:“我有好几个姑姑,通常是按排序叫,最小的那个不叫四姑姑,而叫小姑。”她欲言又止,我故作糊涂,继续追问。她接着说:“数学老师比你年轻,我们可以叫她小陈老师……”我大惊小怪地说:“那我不是叫‘老陈’了吗?”她连忙摇头说:“不、不、不……我们可以叫你‘大陈老师’。”“啊!‘大尘’,难不成我每天没洗澡了?”小朱忙解释:“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我可是非常尊敬你的,‘大’是经验丰富,地位崇高的意思……。”我赞许地点点头,谈话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这孩子一直比较傲慢,是我用宽容、理智磨钝了她的傲慢之“角”。
二、焕发活动的生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
当今少年儿童视野的开阔,新时期班队活动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因此在活动上一定要体现创新,把创新性、时代性与少年儿童的主体性、自